唐山师范学院学生工作简报
2013—17(总第74期)
党委学工部主办 2013年10月30日
为深入贯彻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》文件精神,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,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,结合我校工作实际,特制定唐山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年级活动实施方案。
一、教育原则
1.以人为本原则。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,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启发疏导、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,注重提高综合素质,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。
2.理论联系实际原则。要结合国内外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学生思想及生活待解决的实际问题,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、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、加强教育管理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,坚持理论联系实际,求真务实,注重实效,做到知行统一。
3.因人施教原则。要从实际出发,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,提出不同要求,采取不同方法,对症下药,进行针对性教育。
4.正面教育为主原则。要注重正面引导和说服教育,坚持灌输和疏导相结合,表扬和批评相结合,引导学生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。
5.注重实践活动原则。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、学生管理等实践育人功能,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,在完成任务中培育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。
6.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。要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积极性,建立民主、平等、彼此尊重、相互学习的师生关系,增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,并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。
7.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。要在各项管理、服务中贯彻对学生的德育要求,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,同时教师应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思想作风去影响学生,强化教育效果。
二、主要教育途径
主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途径。主题教育要着眼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、难点和焦点问题,以主题讲座、问卷调查、讨论辩论等方式将教育内容融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同时要针对大学生在校学习、生活的不同时期,充分把握教育时机,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形式、不同内容,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。
三、分年级教育规划
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按年级进行,学生行政班为开展教育的基本单位。各年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是完整统一的整体,有机地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。在分年级实施过程中,内容各有侧重,要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、相互衔接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,党的基本路线教育、人生观教育、公德教育、形势政策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学风教育、劳动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专业思想教育,要四年不断线,常抓不懈。
1.一年级实施规划
施教内容:主要围绕适应教育来开展。进行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》教育、校规校纪教育、公德教育、法律法规教育;进行学风教育、专业思想教育、成才规划教育、学习方法教育;进行心理健康教育、应对挫折教育、感恩教育;进行理想信念教育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三观(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)教育、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;进行班集体教育、团队教育、诚信教育。
教育目标: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,尽快适应大学生活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科学做好大学生活规划;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,端正学习态度,激发学生热爱学校、热爱专业、热爱学习的情感,养成良好的学风和团结友爱、积极进取、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;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、公德素质及承受挫折的能力,模范遵守校规校纪。
2.二年级实施规划
施教内容:主要围绕文明修身教育来开展。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;进行社会实践、知荣、明耻教育;三观(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)和三义(社会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爱国主义)教育;进行励志教育、感恩、诚信教育;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公民道德教育、文明行为教育、民主法制教育;专业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教育。
教育目标:树立良好的大学生文明形象,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专业思想,树立远大思想,激励学生正视困难,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,知法、守法、用法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树立诚信观,增强调控自我、适应环境的能力,塑造健全人格,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。
3.三年级实施规划
施教内容:主要围绕成人成才教育来开展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、就业创业指导教育;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,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及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。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进行专业教育和成才教育。
教育目标:教育引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明确职业方向,规划未来职业生涯,培养开拓进取、讲求实效、公平竞争、团结协作、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等观念,全面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。
4.四年级实施规划
施教内容:主要围绕求职素质教育来开展。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社会公德教育;求职技巧、职场技能和社交礼仪教育;进行职业理想、职业道德、就业创业技能及个人成长教育;进行文明离校教育。
教育目标:教育引导学生探寻成功人士成长轨迹,激发人生潜能,励志走向成功,进一步巩固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正确选择个人的成长道路,树立正确的择业观、创业观,培养吃苦耐劳、爱岗敬业精神,做好踏入社会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准备。
四、要求
各系(院)根据自身特点,制定出适合本系(院)的主题教育实施方案。希望将本方案列入各系(院)的教育教学计划,认真组织实施,并报学生处备查。